踏 遍 青 山 找 矿 忙——记综合地质大队高级地质工程师应本兴
作者: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综合地质大队发布时间:2015-02-13点击数:2593
综合地质大队近年来承揽完成了两个重要找矿项目,一个是安徽省地勘基金专项费用项目:当涂县白象山铁矿外围铁矿普查项目;另一个是市场项目:马钢委托的当涂县钟九铁矿勘探项目。白象山外围铁矿普查项目,位于当涂县境内第二高山峰大青山西南,自2006年开始实施,历时七年,于2013年12月28日,提交的《安徽省当涂县白象山铁矿外围铁矿普查报告》顺利通过省厅组织的专家审查验收,获得铁矿资源量(经济)超亿吨,提交大型铁矿产地一处,为完成我省“十二五”规划中的“358”铁矿储量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当涂县钟九铁矿勘探项目,位于马鞍山市承接产业示范园区年陡镇钟山村,是我队有史以来承揽的最大的市场项目,合同款为1760万元,自2008年10月开始实施,到2010年10月结束,历时近两年时间,提交了一份中型铁矿勘探报告,为马钢公司提供了一个可靠的铁矿石后备基地,2013年该项目荣获安徽省科级进步二等奖。这两个项目的成功完成,应归功于队党政班子的周密部署、全队上下的齐心协力和项目部全体职工的艰苦努力、勇于奉献。回首往事,在近八年的时间里,有一位项目部成员为了这两个项目野外地质工作的实施和推进付出了更多的艰辛和努力,他就是担任两个项目部地质组组长的应本兴同志。自1987年7月起,应本兴同志在我队一直从事野外地质找矿工作,2008年任高级地质工程师。近30年来他一直在本职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坚守着、奉献着,不为名、不图利,无怨无悔。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普通地质工作者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可贵品德,为综合地质大队和地勘分院的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确保项目地质工作质量
2006年12月,当涂白象山外围铁矿普查项目开始实施,应本兴同志担任该项目的地质组组长。由于工程零星分布,战线较长,他几乎每天从位于大青山西南5公里的项目部驻地骑自行车或坐巴士到项目施工点,参与整个项目的定孔、编录、质量检查、划样、采样和终孔验收等涉及到野外地质方面的所有工作。在他的带领下,2008年8月,白象山外围铁矿普查项目完成了野外12个钻孔的施工,野外地质工作成果在得到省厅专家验收合格后,项目获得了第一次续作。而此时,即2008年11月,我队与马钢签订的钟九铁矿地质勘探项目正式上马,应本兴同志被队上委以重任,兼任钟九项目部的地质组长,同时负责这两个大项目的地质技术工作,他身感责任重大,压力不小。常常是一大早去钟九项目工地,忙完后又匆匆地赶往十几里路外的白象山外围普查工地,一天下来,仅步行到田野和爬山就要达数公里,所以人感到很疲劳。就这样,在他合理的分工安排下,项目部的5名地质技术人员克服一系列困难,认真按照地质规范和合同要求,经过一年半的时间,于2010年6月,按时完成了钟九铁矿地质勘探项目的所有野外地质工作任务。共完成48个钻孔,累计钻探进尺约1.4万米,基本分析采样1562个,该项目最终为马钢提交了一份中型铁矿勘探报告。而白象山外围铁矿普查项目由于工作成果显著,于2011年底,再次经省厅专家验收合格后,项目获得第二次续作。2013年11月白象山外围铁矿普查项目完成了野外所有地质工作任务,一次性顺利通过省厅专家的野外验收,并获得较高评价。共完成90个钻孔,累计钻探进尺7.7万余米,基本分析采样1213个。该项目历时7年之久,其中经历了三次野外验收,三次都被评为优秀,项目两次被续作,2013年12月28日,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在合肥组织专家对我队编制的《安徽省当涂县白象山铁矿外围铁矿普查报告》进行了审查。会上,该报告以平均92分的高分顺利通过审查验收。
确保项目施工顺利进行
应本兴同志除担任两个项目的地质组长外,他还兼任项目施工的三通一平及青苗赔偿工作。干这项工作就是要与地方有关部门和农民打交道,可以用“跑断了腿,磨破了嘴,受够了气”来形容从事这一工作的不易。钟九项目施工分南区和北区两个区域进行,共有12台钻机施工,北区的施工钻孔位置全在农田里,南区有部分钻孔位置在村民家门口。2008年底和2009年4月,两处的钻机施工共牵涉到近50家村民的赔偿问题,因大多数村民提出的赔偿要求大大超出正常范围,不答应他们的非分要求,他们就不让钻机施工。这一棘手的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就会影响整个项目的施工进度。因此,应本兴一方面立即主动与当地乡政府、行政村、派出所取得联系,请求他们帮助共同做村民的工作;另一方面他和项目部的有关人员厚着脸皮,不怕遭碰钉子,利用晚上的时间到村民家做工作,一家一家地跑,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与村民们讨价还价,就这样,一趟不行,再来一趟,每天晚上都是深夜12点多钟才回到项目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努力,最终两起涉及近50家村民的赔偿问题得以合理妥善解决,使项目施工得以继续进行。两起赔偿问题,应本兴耗费了大量的心力、精力和体力,足足使他近半个月时间没能睡好觉,人瘦了和黑了,体重减少了好几斤。2012年后,白象山外围铁矿普查项目工作转移到重点矿段泉水湾矿段,该地区位于大青山林区,山高、林密、坡陡、无水、无电,仅有一条防火隔离带可通行。为了保证项目施工正常进行,应本兴同志不辞劳苦,一连一个多月,跑当涂县政府、林业局和青山林场等部门,找了好多人,办完了所有准许施工的手续。由于施工位于林区,防火、防滑坡、防雷电等安全工作是应本兴抓得又一个重要工作。他经常组织施工人员召开现场安全教育会,要求每一个钻孔必须经安全检查合格后才能施工。2013年泉水湾矿段进入最后攻坚阶段,当时山上有9台钻机在施工,正处于天气干旱,钻机施工严重缺水,应本兴同志及时多次与山下村民联系协商,最终与他们签订补偿协议,利用山下的小水库、池塘的水解决了钻机施工用水难题,使项目的施工继续进行。
为项目作出自我牺牲
在项目部,他真是个大忙人,一连好几个月都没休息过一天,精力全放在了工作上。2009年7月,他得知老家江苏六合农村的父亲身患癌症住进了江苏省人民医院准备手术时,他把手头的工作安排妥当后,才匆匆地赶往南京。在医院只服侍老父亲3天时间,他就回到了项目部。2011年,白象山外围普查项目正在太平山矿段开展工作,当时应本兴正在处理一起青苗赔偿纠纷难题,接到了老父亲病危的电话,他没有马上赶回南京,却一直坚持了好几天,直到把这起纠纷完全处理完,钻机恢复施工后才匆忙去了南京。回南京后,在医院就守护了老父亲短短的几天,老父亲就去世了。送走了老父亲后他很快就回到了项目部。
自2007年以来,应本兴同志全身心地投入到野外地质找矿工作中。平时工作时,一切以项目为重,一切以单位的利益为重,哪里需要哪里去,工作时常常是加班加点,但从不计较个人得失,7年来,每年主动放弃法定节假日休息时间达100天。
在和外单位的有关人员接触中,了解他的人有时说道:你们地质队人真是满辛苦的,整天在野外,家也照顾不到。而应工笑着说:既然干了这行就坚持把它干好吧,这么多年已习惯了,地质工作虽苦,但也有乐趣,天天爬山,与山石为伴,呼吸新鲜空气,对身体好。多么质朴的言语,这既是应本兴同志乐观向上豁达开朗性格的流露,更是他精神追求的体现。(王国强、刘祖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