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测绘市场闯出一片天
作者: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综合地质大队发布时间:2015-10-23点击数:1622
8月13日,河南信阳项目中标!这是继中标安徽涡阳农村土地确权测绘项目后,队地勘分院测量分队中得的又一个350万以上测绘项目。至此,测量分队打开了农村测绘市场,闯出一片新天地。
万事开头难,在2014年5月前,分队在马鞍山的测量市场谈不上占有率,只是做一点边边角角的测量业务。综合大队、分院领导对测量分队的业务十分关心,甚至亲力亲为,但是依然没有打开市场。那时的测量分队没有活力,缺乏竞争力,更谈不上发展。面对测量分队的经营状况,有领导提出了质疑:“你们有着甲级资质的事业单位这么好的平台,为什么没有什么测量业务去做?而别的小单位,甚至是私人队伍却每天忙个不停,业务一直做不完?”听到这些,作为测量分队长的杨雷愧在脸上、急在心里,认为没有测量业务他要负第一责任,暗下决心要找到那位领导问题的答案,带好队伍打开测量市场。
为了开拓新测绘市场,分队长杨雷东赴上海,北至山东枣庄、聊城等市进行市场调研。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此期间他知悉了安徽省涡阳县农村土地确权测绘项目在招投标,他立刻组织参与投标,派人多次赴涡阳进行备案报名、领取资料、买标书等。测量分队全体员工在分院领导的带领下,经过为期三个多月艰苦努力,完成了标书的设计并于参与了现场竞标。当时参与竞标的单位有数十家,队地勘分院测量分队的投标因准备充分,又利用了测绘总队高等级测绘资质,综合技术、价格、施工方案整体评价最高,获得了专家评标组的一致好评。2014年5月29日,地勘分院测量分队顺利中标“涡阳县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办证技术服务测绘”项目第二标段。该项目合同价为374万余元,开创了分队成立以来单项工程最高合同价。
拿下了合同仅仅是开了个好头,关键是项目的实施。为了项目的顺利开展,着眼于测量分队的实际情况,分院领导安排协调、招聘测绘作业人员,并转包了部分工作量给马鞍山经纬测绘公司和天元测绘公司。分队长杨雷在经过近两个月的寻觅、协调,与好多大专院校进行密切联系,最终从社会上协调到了18人,安排实习学生25人,加上测量分队2人,组成了45人的项目组进驻涡阳土地确权测绘项目,2014年7月,涡阳县土地确权项目正式开展实测,作业人员、仪器设备相继进场。
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其中较突出困难有五点:一是语言交流不畅,进行野外测绘的人员大部分是南方人并且学生居多,而工作所在地农民说的方言,就存在突出的交流障碍。测绘队员在实测过程中与地方村组负责人及老百姓之间的交流,出现了严重的困难,甚至引起了一定的紧张局面,不得不依靠县、镇政府相关部门出面协调,才让老百姓理解。经过近十多天的适应、调整,才解决了语言沟通的问题,野外实测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二是饮食习惯的问题,南方人绝大部分以米饭为主食,但是项目所在地以面食为主,想吃米饭的话,需要提前预定,并且煮出来的米饭不好吃。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吃不好工作起来肯定没有力气,经过实践之后,安排专人烧饭,从根本上解决测绘作业人员的饮食问题,加快了工作效率。三是高温的问题, 7—9月正是每年酷暑。测绘作业人员每天都是早起晚睡,以避开高温,即使这样,早上已达33℃了,中午野外甚至能达到42℃的高温;测绘作业人员大部分都利用上午6:00至10:00,下午4:00至天黑,这样相对低点温度下的时间段进行连续的、高强度的野外实测,并且每天晚上还需要进行内业绘图,有时一直要工作到凌晨,才能把白天实测的内容绘制好,做好相应的表格。由于进行野外测绘的作业人员大部分是年轻的学生,工资是按效益模式发放,这种方式极大提高测绘队员的工作效率,但是也给高温作业模式下,年轻的学生队员容易缺乏经验给中暑埋下隐患。在进行了半个月左右的高温实测后,虽然注意防暑降温避害,但还是发生了一起中暑事件。其中一个实习学生胡佳明,身体胖了一些,没有按照要求防暑,在高温期一直作业,并且在具有中暑症状的三四天内,隐瞒不报,还在一直进行高温野外测量,第四天中午发生了呕吐、眩晕的明显中暑症状,幸运的是发现及时,送入当地镇卫生院进行治疗,三天后得以痊愈。四是交通不便的问题,在实测过程中,实测的位置分布于整个乡镇,测量负责人杨雷每天早晨都是5:30起床,6:00左右开车送测量队员至各村进行实测,送好最后一名队员至实测地,需要耗时40分钟左右,同样的接回测量队员吃饭也是需要耗费同样的时间。而且在乡村的路窄,且不时的有孩子跑来跑去、电瓶车也是不时地窜出来,交通安全隐患很大,好在由于细心加谨慎,在完成野外工作前没有发生任何交通事故。由于人员少,大家工作量多很辛苦,分队长杨雷在实测期间更是连轴转,每天晚上都最后一个睡觉,他要保证整个项目组的正常运转和后勤保障。因时间紧张,有时在晚上9:30左右安排好第二天测绘作业人员的事情后,需连夜开车赶回马鞍山进行必要的汇报、工作交接、报销等事项,造成极度疲惫,虽然明知疲惫状态下连夜开车存在安全隐患,但也不得不咬牙坚持。
第五点也是最大的困难,是缺乏测量作业队员。测量分队目前做测绘业务的人不多,这也严重制约测量分队的发展。在项目开始阶段,好不容易凑齐了队伍把外业测绘工作顺利完成了。随着暑假的结束,外聘的学生回归课堂上课,在项目上的作业人员,只有测量负责人杨雷及邢稳两个人。但是接下来的内业整理过程中,是需要大批内业人员的。涡阳县确权办明确要求每个乡镇实测点至少有15名测绘作业人员进行内业整理,如果不足15人造成工作滞后,会对相应的中标公司进行罚款。我们标段有三个乡镇,按要求需要45个内业人员,如何能满足这个要求是个难题。地勘分院领导也是想尽办法,到处寻找能进行内业处理的人,同时安排分队长杨雷不惜代价寻找作业人员。杨雷为寻找实习学生在各个高校来回奔波,经过近一个月的苦苦寻觅,期间经历很多曲折,最终找到20余名准毕业生,才得以艰难地按期完成了该项目的内业整理、修改,成果输出打印,档案整理等全部工作。
在内业整理时期,由于杨雷大部分时间在寻找实习学生,没有时间参与具体项目工作,邢稳就担起了主要责任。在本项目开展工作期间,我队正在举行为参加局比赛而进行的羽毛球集训。邢稳的身体素质好,在队羽毛球队预选赛中成绩优秀,被选中为参训队员,如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非常有把握能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考虑到涡阳项目重要性,他毅然放弃了喜爱的羽毛球来到了涡阳项目部,作为技术骨干的他指导外聘人员进行各项工作,配合杨雷做好乡镇的协调等各项工作并具体安排测绘人员进行野外测绘。在杨雷、邢稳的带领下,该项目有序的进行数据录入、野外实测、面积复核、信息确认、直至信息修改、一、二轮公示、签字确认等繁琐而有序的各项工作。在农户信息录入过程中,是逐户逐人录入人口信息,发现了很多错别字、身份证号码缺失、遗漏等问题,都改正过来后录入成电子信息,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好坚实的信息基础。在克服重重困难,历尽诸多磨难,终于提前交付外业实测成果(在涡阳实测过程中整体最先完成野外测量)。
在分院领导支持下,测量分队全体员工通过努力,按照合同要求如期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涡阳县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技术服务测绘项目,2014年底顺利通过涡阳县农委组织的验收,并且在2015年3月在亳州市农委组织的市级验收中,涡阳县石弓镇(所中标段内的一个镇)获得了检查验收最高分的优异成绩。该项目的顺利完工为测量分队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随着下一个河南信阳项目实施,测量分队在农村测绘市场打开了新的一片天地。(杨雷、张定贵)
万事开头难,在2014年5月前,分队在马鞍山的测量市场谈不上占有率,只是做一点边边角角的测量业务。综合大队、分院领导对测量分队的业务十分关心,甚至亲力亲为,但是依然没有打开市场。那时的测量分队没有活力,缺乏竞争力,更谈不上发展。面对测量分队的经营状况,有领导提出了质疑:“你们有着甲级资质的事业单位这么好的平台,为什么没有什么测量业务去做?而别的小单位,甚至是私人队伍却每天忙个不停,业务一直做不完?”听到这些,作为测量分队长的杨雷愧在脸上、急在心里,认为没有测量业务他要负第一责任,暗下决心要找到那位领导问题的答案,带好队伍打开测量市场。
为了开拓新测绘市场,分队长杨雷东赴上海,北至山东枣庄、聊城等市进行市场调研。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此期间他知悉了安徽省涡阳县农村土地确权测绘项目在招投标,他立刻组织参与投标,派人多次赴涡阳进行备案报名、领取资料、买标书等。测量分队全体员工在分院领导的带领下,经过为期三个多月艰苦努力,完成了标书的设计并于参与了现场竞标。当时参与竞标的单位有数十家,队地勘分院测量分队的投标因准备充分,又利用了测绘总队高等级测绘资质,综合技术、价格、施工方案整体评价最高,获得了专家评标组的一致好评。2014年5月29日,地勘分院测量分队顺利中标“涡阳县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办证技术服务测绘”项目第二标段。该项目合同价为374万余元,开创了分队成立以来单项工程最高合同价。
拿下了合同仅仅是开了个好头,关键是项目的实施。为了项目的顺利开展,着眼于测量分队的实际情况,分院领导安排协调、招聘测绘作业人员,并转包了部分工作量给马鞍山经纬测绘公司和天元测绘公司。分队长杨雷在经过近两个月的寻觅、协调,与好多大专院校进行密切联系,最终从社会上协调到了18人,安排实习学生25人,加上测量分队2人,组成了45人的项目组进驻涡阳土地确权测绘项目,2014年7月,涡阳县土地确权项目正式开展实测,作业人员、仪器设备相继进场。
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其中较突出困难有五点:一是语言交流不畅,进行野外测绘的人员大部分是南方人并且学生居多,而工作所在地农民说的方言,就存在突出的交流障碍。测绘队员在实测过程中与地方村组负责人及老百姓之间的交流,出现了严重的困难,甚至引起了一定的紧张局面,不得不依靠县、镇政府相关部门出面协调,才让老百姓理解。经过近十多天的适应、调整,才解决了语言沟通的问题,野外实测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二是饮食习惯的问题,南方人绝大部分以米饭为主食,但是项目所在地以面食为主,想吃米饭的话,需要提前预定,并且煮出来的米饭不好吃。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吃不好工作起来肯定没有力气,经过实践之后,安排专人烧饭,从根本上解决测绘作业人员的饮食问题,加快了工作效率。三是高温的问题, 7—9月正是每年酷暑。测绘作业人员每天都是早起晚睡,以避开高温,即使这样,早上已达33℃了,中午野外甚至能达到42℃的高温;测绘作业人员大部分都利用上午6:00至10:00,下午4:00至天黑,这样相对低点温度下的时间段进行连续的、高强度的野外实测,并且每天晚上还需要进行内业绘图,有时一直要工作到凌晨,才能把白天实测的内容绘制好,做好相应的表格。由于进行野外测绘的作业人员大部分是年轻的学生,工资是按效益模式发放,这种方式极大提高测绘队员的工作效率,但是也给高温作业模式下,年轻的学生队员容易缺乏经验给中暑埋下隐患。在进行了半个月左右的高温实测后,虽然注意防暑降温避害,但还是发生了一起中暑事件。其中一个实习学生胡佳明,身体胖了一些,没有按照要求防暑,在高温期一直作业,并且在具有中暑症状的三四天内,隐瞒不报,还在一直进行高温野外测量,第四天中午发生了呕吐、眩晕的明显中暑症状,幸运的是发现及时,送入当地镇卫生院进行治疗,三天后得以痊愈。四是交通不便的问题,在实测过程中,实测的位置分布于整个乡镇,测量负责人杨雷每天早晨都是5:30起床,6:00左右开车送测量队员至各村进行实测,送好最后一名队员至实测地,需要耗时40分钟左右,同样的接回测量队员吃饭也是需要耗费同样的时间。而且在乡村的路窄,且不时的有孩子跑来跑去、电瓶车也是不时地窜出来,交通安全隐患很大,好在由于细心加谨慎,在完成野外工作前没有发生任何交通事故。由于人员少,大家工作量多很辛苦,分队长杨雷在实测期间更是连轴转,每天晚上都最后一个睡觉,他要保证整个项目组的正常运转和后勤保障。因时间紧张,有时在晚上9:30左右安排好第二天测绘作业人员的事情后,需连夜开车赶回马鞍山进行必要的汇报、工作交接、报销等事项,造成极度疲惫,虽然明知疲惫状态下连夜开车存在安全隐患,但也不得不咬牙坚持。
第五点也是最大的困难,是缺乏测量作业队员。测量分队目前做测绘业务的人不多,这也严重制约测量分队的发展。在项目开始阶段,好不容易凑齐了队伍把外业测绘工作顺利完成了。随着暑假的结束,外聘的学生回归课堂上课,在项目上的作业人员,只有测量负责人杨雷及邢稳两个人。但是接下来的内业整理过程中,是需要大批内业人员的。涡阳县确权办明确要求每个乡镇实测点至少有15名测绘作业人员进行内业整理,如果不足15人造成工作滞后,会对相应的中标公司进行罚款。我们标段有三个乡镇,按要求需要45个内业人员,如何能满足这个要求是个难题。地勘分院领导也是想尽办法,到处寻找能进行内业处理的人,同时安排分队长杨雷不惜代价寻找作业人员。杨雷为寻找实习学生在各个高校来回奔波,经过近一个月的苦苦寻觅,期间经历很多曲折,最终找到20余名准毕业生,才得以艰难地按期完成了该项目的内业整理、修改,成果输出打印,档案整理等全部工作。
在内业整理时期,由于杨雷大部分时间在寻找实习学生,没有时间参与具体项目工作,邢稳就担起了主要责任。在本项目开展工作期间,我队正在举行为参加局比赛而进行的羽毛球集训。邢稳的身体素质好,在队羽毛球队预选赛中成绩优秀,被选中为参训队员,如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非常有把握能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但是考虑到涡阳项目重要性,他毅然放弃了喜爱的羽毛球来到了涡阳项目部,作为技术骨干的他指导外聘人员进行各项工作,配合杨雷做好乡镇的协调等各项工作并具体安排测绘人员进行野外测绘。在杨雷、邢稳的带领下,该项目有序的进行数据录入、野外实测、面积复核、信息确认、直至信息修改、一、二轮公示、签字确认等繁琐而有序的各项工作。在农户信息录入过程中,是逐户逐人录入人口信息,发现了很多错别字、身份证号码缺失、遗漏等问题,都改正过来后录入成电子信息,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好坚实的信息基础。在克服重重困难,历尽诸多磨难,终于提前交付外业实测成果(在涡阳实测过程中整体最先完成野外测量)。
在分院领导支持下,测量分队全体员工通过努力,按照合同要求如期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涡阳县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技术服务测绘项目,2014年底顺利通过涡阳县农委组织的验收,并且在2015年3月在亳州市农委组织的市级验收中,涡阳县石弓镇(所中标段内的一个镇)获得了检查验收最高分的优异成绩。该项目的顺利完工为测量分队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技术基础,随着下一个河南信阳项目实施,测量分队在农村测绘市场打开了新的一片天地。(杨雷、张定贵)